第874章 撒切尔的拒绝

第874章撒切尔的拒绝

2025-09-10作者:水下野鱼

第874章撒切尔的拒绝

就这样,直到下午5点多,双方就十几个问题,达成了最终的协议,不能说完全解决问题,但至少定下来方向了,以后这些事情,再出现什么状况,那就再说。

赵局长等人显然也很满意今天的结果,于是笑道:“杨先生,有了今天的会议结果,我想很快中央就可以下审批了。”

杨文东道:“那样就最好不过了,希望我们以后能够合作愉快。”

“一样,合作愉快。”二人握手,赵局长又道:“杨先生,这么大的合作,是必然要上新闻的,大概率是新闻联播,不知道,您需不需要上新闻?”

杨文东想了想道:“可以,但我暂时不接受采访,只是签约仪式的时候露面吧。”

“这样也行。”赵局长笑道;

“好。”杨文东点点头;

目前这个时间段,他还是想保持低调一点,毕竟中英马上就会因为香港的问题谈判,虽然不惧英国鬼佬,但目前还是有着不少合作,没必要太高调;

同样,西方乃至香港的媒体,他也基本上不接受采访,就是希望未来的事情中,自己尽量不被牵扯进来。

中央的审批,虽然赵局长说很快,但也不至于几天就能出结果,所以杨文东在完成此次来燕京的目的后,也不会久留;

22日,杨文东查看了一番最近华润收购四合院的进展,目前一共收购了12家,杨文东观看位置后,决定对其中一家最大的四合院,进行装修;

要求就是保住四合院风格的同时,还能够享受现代科技,至于怎么操作,就看设计师了。

23日,杨文东又一次秘密会见了大LD,在汽车、电子产业、经济领域多个方面,与大LD讨论发展规划,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;

至于中央采不采纳,他也不问,因为很多时候,商人的意见,可能顾不了全局,国家的经营与企业经营,是两回事。

同时,大LD也就杨文东的深海科技大学以及燕京mini项目,给出了承诺,这俩个项目,很快就会通过,也让杨文东这边随时准备好;

对此,杨文东还是很开心的,这些项目的动工,也能促进自己与内地的加速合作,让自己的企业,充分的利用内地的各种优势发展自己,同时也会打开市场。

24日,杨文东返回香港,结束了这一次的内地之行;

香港这边,传媒也知道了杨文东接下来对内地的两大投资,顿时热闹起来;

有些媒体评论杨文东身为香港人,建大学应该在香港建,这样才能促进香港的经济发展;还有人认为mini汽车工厂也应该在香港建.

杨文东对此自然不理会,看了几份报纸之后,就直接扔到一边;

身为名人,自然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,就如同明星一样,再美再帅的男女明星,也会让有些人不满意。

之前在美国、内地,他也忙碌了一段时间,于是,27日,杨文东乘坐游轮,携带着全家出海旅游;

虽然接近12月了,但往南海开去,也不是很冷,一边晒着太阳,一边在海船上钓鱼,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,另外就是可以与家人一起,看着孩子开心的玩耍,对父亲来说,也是一种幸福;

目之所及,即是过去;

看着孩童,也会回忆想到自己的童年;

就这样,船只在海上行驶了十天,补给耗的差不多后,才返回;

“等意大利的那艘游轮竣工了,上面的补给,足够我们开到美国、或者南极洲附近。”甲板上,当看到远方的香港后,杨文东笑着说道。

苏依依惊讶道:“能开那么远?”

杨文东道:“对啊,船只越大,深海航行能力越强,我还安排那艘船上有一个小的养殖基地,这样我们以后在海里,也能吃到各种新鲜的肉类与蔬菜。”

正常的商用船只,自然不可能有这个条件,但百米长的豪华游艇,搞出一片区域做养殖还是没问题的;

当然,不是一直在船上养殖,而是远航之前,将各种小型动物与蔬菜活体运到船上,然后一直养着,边航行边食用;

不过,主要的食物,还是冷冻食物,这些活物不过就是一个补充罢了,毕竟即使在陆地上,也不可能做到时刻都是吃新鲜的。

白玉姗笑道:“那可就太好了,东哥,那艘船什么时候好啊?”

“大约在明年年中吧,当初设计图就画了三个月,现在那边正在造呢,你们也知道,欧洲那边的效率,是比不上亚洲的,只能等等了。”杨文东回道;

80年代的欧美工业衰败以及转移,一部分原因就是效率低,比如出名的芯片产业,美国那边的生产效率,远不如日本;

如果不是后来美国政府出面干预,同时微软+英特尔的组合绑定垄断了处理器芯片,不然美国产业80年代就得玩完。

传统行业更是如此,这也是常态,毕竟工人的工作不体面,但凡有选择,没几个人愿意进厂,这一点,哪怕是前世的工业巨头东大,也面临这个问题,多少父母也都是不愿意看到孩子再进工厂的。

白玉姗道:“那也快的,也就大半年了。”

“是啊,不过我准备月底去一趟欧洲,你们要不要去?可以去玩玩,或者去看一下游轮,涉及到你们自己未来的房间,也可以给点意见。”杨文东接着说道;

玩了十几天,他也应该再次进入工作状态了,毕竟是一家大型财团的掌门人,哪怕再怎么放权,很多事情他还是要进行战略方向的指导的;

想要真正放手,那还得自己的继承人接位了,且被证明有足够的能力,那他才能适当的放手一些;

好在时间也不长了,到了83年,长子也就毕业了,杨文东也不准备让他继续读硕士或者博士,还不如在实际工作中学习,甚至以他们家庭的能力,哪怕人不怎么在某个学校,谋划一个硕士博士头衔,也不难;

苏依依与白玉姗相互看了一眼,道:“好啊,那我们一起去欧洲吧,你这次也是去意大利吗?”

“我去英国与德国,意大利就不去了。”杨文东摇摇头道:“飞机送我先去英国,然后你们再去意大利吧,你们只是游玩,以我这边时间为主。”

意大利的企业,都是家族性为主,自己在这个国家,收益有限,没啥好投资的,所以基本上他也放弃了,只将其当做一个市场就行了。

而欧洲的另外三个国家,他还是比较重视的,英国虽然没落,但帝国余威还在,且还是自己的ZZ背景之一;德国那边擅长工业,自己如今进军汽车产业,也会有可以合作的地方;至于法国,相对来说可能会差一点。

“那当然,以你需求为先,我们其实去英国或者意大利玩,都是一样的。”苏依依笑说道。

杨文东点点头道:“好,那回香港休息两天,月底就准备出发。”

11月29日,杨文东再一次来到了英国,家人们带着保镖前往牛津街去游玩,杨文东则是来到了白金汉宫,与撒切尔进行一次会面;

二人一番寒暄之后,撒切尔笑道:“杨先生,mini公司最近几个月的产能比起去年同期强了不少,看来,我们之前的合作是非常成功了。”

“是的,我也希望英国的mini,能够恢复正常,拥有自我盈利的能力。”杨文东淡笑说道;

在收购mini之后,除了在内地兴建工厂之外,他还下令旗下1000多家汽车零售专卖店全力推荐mini的汽车,并打造相应的售后体系以及当地的媒体宣传;

在有着零售店售后保证的情况下,一些客户也就尝试的购买了,而1000多家门店,综合起来对于mini汽车的帮助还是很大的。

他本身也希望mini能够发展起来,一方面这也是自己的产业,另外,mini也是自己在海外第一次大规模并购,要是做出成绩,那以后再并购其他企业,那对当地政府部门也会更有说服力;

大型的跨国并购,往往对方公司不是什么大问题,大家都是资本家,钱到位就行了,其背后的政府才是最难说服的,所以杨文东也必须要认真经营好已经收购的公司,建立样板企业。

撒切尔点头道:“这样的确非常好,我也在之前的一次议会之中,夸奖了这次收购的成果;只是,有一些议员,担心你在中国内地建厂之后,会不会影响英国的mini工厂?”

原本英国议会同意香港资本收购mini,最大的一个因素就是判定除了英国,mini汽车是没办法去其他地方生产的,去美国人工成本更高,且mini在美国的销量也不怎么样;

去亚洲的话,那也只有日本这个地方才有汽车产业链,可日系汽车是非常排外的,别说英国,连美国德国汽车都进不去,只有BBA靠着不同价格定位,才打开一点日本市场。

可谁也想不到,杨文东居然敢在内地开厂,要知道,内地目前可是汽车工业的荒漠,虽然内地有自己的汽车,但根本就不是现代化的汽车产业,比起英国的没落汽车行业还要差得多。

杨文东笑道:“这一点还请他们放心,按照我们的规则,欧洲与美国的mini汽车,都会在英国生产,至少15年内会是这样;

而且大家都知道内地汽车产业不怎么好,我在内地生产mini汽车,主要也是开拓内地市场,甚至早期还会有很多零部件要从英国采购,这样只会利好英国的经济,对吧?”

这也是计划之中的,早期内地汽车产业链不行,那就只能利用英国这边的产业链;虽然英国这边的也不怎么样,但至少mini汽车在英国已经生产几十年,没什么大的批量问题,只是技术更新不太行罢了。

“好,短期内没影响就行,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。”撒切尔点点头;

按照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,内地想要自己造汽车,还早着呢,可能等她下台了都不一定能够做成,她也不需要关心下一任的事情。

杨文东接着问道:“首相女士,如果我说,我还想收购利兰的卡车公司,您觉得怎么样?”

高盛在美国几乎问了个遍,没有卡车公司愿意出售,且高盛也询问了国会,国会那边对于外资收购卡车管控的非常严,远超过正常的汽车;

因此,杨文东也只能暂时放弃在美国并购卡车公司的想法,日本就更不行了,那最好的方向还是欧洲,而欧洲内,他资源关系最好的也就是英国了。

“卡车公司?你不会也是想将卡车公司开到中国去吧?”撒切尔谨慎问道。

杨文东点点头道:“是有这个想法。”

早期收购mini的时候,他就是打了一个认知差,英国这边不会想到有人会去内地投资汽车产业,所以才在议会通过了,合同之中,也没写这方面的限制;

当然,也有可能是英国政府也不是很在意这件事,毕竟汽车单纯只是民用,只要不是大众丰田这种影响全国经济的级别,那就没什么战略性意义,反而mini还是政府的财政累赘。

而自己已经在内地准备合资生产汽车,现在再收购卡车公司,英国这边自然就会猜到自己目的了。

不承认也不行,不然到时候合同里来个限制,自己收购就没有意义了。

撒切尔摇头道:“那不行,卡车的发动机、变速箱与坦克类似,利兰卡车也有军工业务,不可能出售给外国人的,除非你加入英国国籍,并且承诺不会将技术外泄给任何国家,也不得去海外建厂,那还是一点可能性。”

“剥离军工业务,行不行?”杨文东问道。

前世21世纪英国的海军陆军都是笑话,上将比舰队数量都多,坦克也没几辆;但80年代的英国,相对来说还是有一点军事实力的,所以也必然在乎军工企业。

撒切尔道:“不会的,军工业务如果剥离开来,只做军工,那必然亏损严重,利兰卡车就是靠着军用民用业务的一起,才勉强运营,分拆开来,两个业务都会亏损;

而且这都几十年了,从二战时期就是一体的,怎么可能因为你想收购就尝试分拆?利兰、议会、军方甚至是我都不会同意的。”

“那算了。”杨文东也只能无奈的放弃了;

涉及到军工行业,的确麻烦;

但这也在预料之中,很多产业,不是有钱就能参与的。

撒切尔沉思片刻,说道:“杨先生,站在个人的角度,如果你想收购一些卡车公司,可以考虑去欧洲的一些小国,这些国家或许还是有一定可能的。”

PS:求月票

(本章完)

正在加载...

logo
整本下载,畅快阅读
发现更多,书友互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