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75章 投资ARM
第875章投资ARM
2025-09-10作者:水下野鱼
第875章投资ARM
“欧洲小国?”杨文东想了想道:“我会去调查一下,但这种小国,一般也没什么大型工业,更别说卡车了。”
撒切尔笑道:“的确如此,而且很多企业运营的好好的,也未必愿意出售,这就要看你的运气了。”
“嗯,好,多谢提醒。”杨文东点点头;
这段时间,还处于石油危机影响的后期,也是自己收购汽车或者其他车企的最佳时间,等过几年欧美通胀下降,石油价格降低,那各种汽车行业就会复苏,自己想收购就更难了;
撒切尔又问道:“杨先生,我邀请你前来,还有一件事,你是香港人,现在离我们大英帝国与大清的香港租借合约越来越近了,我希望能够知道你的看法?”
“TM的,你去找大清啊~”杨文东心中吐槽,但也知道这种事,以他的身份很难跑掉,于是便道:“首相女士,这件事涉及到两家五常国家,我作为一个商人,并不想参与进去,即使我参与进去,对这件事,也没什么实质性的影响。”
商人,永远是商人;
原先历史上很多香港商人飘了,还认为自己能够干扰国家大事,其实他们的存在,就如同两只老虎打架的时候,旁边飞着的一些小虫子而已。
“你想保持中立?”撒切尔也明白了杨文东的意思。
杨文东点头道:“对,我不会帮助任何一方,这是我的选择。”
早期的时候,他被询问之后,还经常性的打模糊眼,绕开话题;
但随着时间越来越接近,以他的身份,会成为重点统战对象,未来还有三四年的时间,他也不可能一直这样下去;
那承认自己中立就是最明智的选择,两边都别来找我,我只安心的做生意、享受自己的人生;
对应内地这边,他当然是心中支持,虽然表面上不作为,但可以以行动来支持,比如大规模的投资,带动几十万人就业以及巨额的外汇收入,这样对内地的意义其实更大;
撒切尔倒也没有意外:“从你之前的话语,以及你在英国、内地的投资来看,我也猜到你会这样选择了。”
“不过度参与政治,是我的准则。”杨文东笑说道:“希望首相女士能够理解。”
撒切尔道:“可你不要忘了,香港能有今天,你能够创业成功,都是在大英帝国的管理之下,如果被内地收回了香港,你就不怕1949年的事情再次发生?”
杨文东道:“即使发生了,我的大量资产也在海外,我并不是很担心;再说,如今内地与西方世界交好,断然不会做这种事的。”
这一点其实挺无奈的,毕竟真的发生过,所以很多香港人惧怕,也是正常的,83/84年,很多港人移民,甚至有超级富豪跑路,都有这方面的原因;
甚至,香港的船运行业非常发达,除了本身地理优势位置之外,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船只不是不动产,很多富豪为了避免49年的事情再次发生,所以有钱了就投资船只;
当然,这样也就使得很多有钱人错过了香港地产行业.
作为穿越者,杨文东自然不担心这些,可也没办法说服别人。
撒切尔眉头微皱,思考片刻后道:“那行,你自己考虑清楚。”
“好。”杨文东也没有多说什么;
希望这次表态之后,以后英国这边的人不要再来烦自己了;
原先历史上,其实也有很多富豪跟他一样,属于中间派、或者说两面派,两边都不得罪、也不支持,同时资产也放置部分在海外,这样能够做到最低的风险。
杨文东走后,撒切尔与身边的一名金发鬼佬道:“杨文东这个人在香港的影响力太大了,华人之中的绝对第一,又控制了香港的舆论,后续,我们还要想办法继续拉拢他才行。”
一次拒绝,对于zz上来说,完全不是事,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谈判,很多时候刚开始都是矛盾重重,最终经过几十次谈判达成协议的也不在少数;
而杨文东此刻,还没有拒绝,只不过是不想参与罢了。
金发鬼佬道:“他是商人,只要我们给与足够的利益,他会答应的,只是,以他的身价,想满足他的胃口,可不容易啊。”
“给我英国这边的利益自然不可能,但香港那边的利益,却不是问题。”撒切尔笑道:“反正我们如果谈判失败,那香港也就不属于我们了,用香港的利益交换杨文东的支持,还是很划算的。”
金发鬼佬道:“你的意思是地产?”
撒切尔犹豫片刻,道:“或者一些基建项目吧,具体怎么样,我还得与香港港督协商一下。”
“麦理浩吗?”金发鬼佬问道。
撒切尔摇头道:“不是麦理浩,他明年就要卸任了,下一任港督的人选还没确认,正好我也可以提前与几个候选人商量一下,听听他们的看法。”
金发鬼佬道:“好,那我来安排。”
“嗯”撒切尔点点头道;
离开白金汉宫的杨文东,坐在汽车后排独自思考着;
未来中英谈判的事情,他也算是摆明态度了,以后不管怎么样,他也不会直接参与进去,免的把自己绕进去,前世的李嘉成,就是参与ZZ太多,虽然也曾经获利,但最终还是把自己搞的一身骚;
而另外三大家族,安心做自己的生意,规模方面,李兆基也不比李嘉成小多少,却活的一个潇洒自在;
当然,这种事也看追求,有的人喜欢权利、有的人喜欢高调,有的人则是完全相反的,也不能绝对的说对与错,但参与ZZ,一旦选错了方向,那就完了。
作为穿越者,他不参与ZZ的一个原因,就是自己一旦参与进去,那对未来的历史影响将会更大,这将更不利于自己商业上的行动;且一旦历史改变,自己卷入未知的ZZ漩涡,那就更不划算了。
更重要的是,他知道未来中英谈判的结局,自己参与不参与都影响不大;
而另外一件事,也就是卡车企业的收购,反而让他头疼,内地市场的卡车与巴士可是巨大的市场,且本身内地也需要这方面的投资,只是海外管控的非常严格;
看来也就只能如撒切尔这般,去找没什么军事实力所在国的卡车企业了,又或者去欧美正常国家找那些与军方合作比较少的企业,但一般有实力的,基本上都与军方有点关系,这基本上也是常态了。
暂时不行那就算了,这个世界本身也是这样,并非有钱就能收购别人的企业,实在收购不到,那也就只能如此了。
能够赚钱或者增加影响力的产业多了去了,少其中几个也无所谓,不必强求。
当天下午,杨文东回到了自己的四季酒店,这也是目前自己的欧洲的产业之一。
酒店的餐饮也很不错,杨文东带着英国业务的负责人刘伟民一起享用高档牛排。
这位曾经也是香港长兴金融集团的一名高管,因为在英国留过学,所以就派来了英国,负责总体业务,自己集团在英国的主要业务,也是金融方面。
“老刘,在英国这边的收购怎么样了?”杨文东问道:“渣打与力拓,各收购多少股份了。”
去年的时候,杨文东便要求英国这边的金融团队开始暗中收购渣打与力拓的股票,不过不是很急,慢慢收购即可,保证不被市场或者对家发现。
刘伟民回道:“目前我们已经收购了渣打5.1%的股份,力拓那边,大概是4.2%的股份,收购的比较慢,主要也是因为这两家公司属于百年企业,股价一直不怎么被动,我们不敢过激。”
“这个速度可以了。”杨文东也很满意,
力拓那边,他是准备长期持有的,不准备并购,所以根本就不存在时间限制,只不过其起飞在于90年代,所以自己在10年内收购一定股份就足够了;
至于渣打,虽然有着一些想法,但他不会主动出手,而是等到1986年莱特银行对其发起恶意并购的时候,再出面;
当然,历史蝴蝶效应,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影响,会不会导致这件事不发生,如果真的不出现了,那就得自己来做恶人了,或者鼓动莱特银行下手,具体怎么做,以后再说。
刘伟民回道:“多谢杨生夸奖,按照理论上来说,我们越到后期,速度也会越慢的。”
“嗯,这个没事,慢慢来就行,等后期,我们可以尝试联系一些股东。”杨文东不在意的说道。
刘伟民回道:“是的。”
杨文东又问:“除了这两家公司,英国这边,你觉得我们还有哪些可以投资的?”
随着自己资产的急剧升高,他虽然还会替公司提供战略性的指导,但也会尝试性的听手下的意见,或者给与一定的权利,让他们负责自己的业务;
刘伟民回道:“我觉得英国的一家Tesco超市发展的很不错,有些类似美国沃尔玛的感觉。”
“Tesco?这家公司我也知道。”杨文东想了想,道:“那行吧,跟渣打与力拓一样,你也可以收购一些这家公司的股票。”
超市行业,虽然家乐福已经开始尝试进军欧洲,但他并不是很看好,基于全球超市行业未来总结的经验,零售巨头在海外的发展都不是很顺利;
未来的家乐福,能够在内地发展起来,杨文东还是有一定把握的,东南亚那边,勉强也有一些机会,而欧洲,难度很高,至于美国,那边就更别想了。
所以运营很难的情况下,那投资本土零售巨头外加通过长兴贸易获得日常轻工业订单,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早年自己投资沃尔玛就是这个考虑,现在也很成功。
Tesco这家公司,在他的印象之中,也是未来的全球级别零售巨头之一,那现在投资,总没有坏处。
“好,我这就准备。”刘伟民答应道。
杨文东点点头道:“行,这件事你做主,过个半年向我汇报一下结果。”
这些非核心产业的投资,对他来说已经不算多大的事了,交给手下去操作就行了,他看看结果即可。
“明白。”刘伟民笑道。
杨文东又道:“Acorn公司调查的怎么样了?”
前世对电子产品技术有点了解的,都知道Acorn公司,也就是为了最出名的ARM公司;这家公司,未来可是芯片产业的大佬之一;
之前他也是在英特尔的人,告知了自己在英国有这样的一家公司,意图自己研发芯片,绕开英特尔,这才让杨文东想起来了ARM;
当然,现在的Acorn公司与未来的ARM区别还是很大的,原先历史上ARM公司也经过了多次融资、被投资等等,才有了未来的成绩;
自己现在投资ARM,,未必能够让ARM复制未来,但即使概率不高也该尝试,反正现在对方也是小公司,他去投资也花不了多少。
所以他也在一个多月前,就让英国这边调查一下这家公司的情况,他这次来英国,最核心的目的就是要投资这家公司,顺便也了解一下该公司目前的情况,看看自己能不能帮助一些;
如果英国能够在芯片产业做的更成功,那对他也是有好处的,至少,不至于被死捆在美国供应链上,多一个选择总没坏处,且英美关系还算不错,英国芯片也不可能像日本芯片那样威胁美国,所以安全性很高。
刘伟民回道:“已经调查清楚了,这家公司目前规模不大,只有12个人,一直在研发芯片,但具体怎么样,就不清楚了,这种小公司内部在做什么,反而最难调查。”
“那通知他们我要去了吗?”杨文东又问道。
刘伟民道:“已经通知了,他们也知道您是大老板,还有自己的计算机公司,所以也很乐意见您一面。”
杨文东点点头道:“那行,明天我们一起去吧,我也想认识他们这群人。”
能够在未来成为巨头企业的创始人,每个人也都是值得杨文东去结交的。
PS:求月票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