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41章 小病拖 大病扛
第841章小病拖大病扛
2025-07-22作者:烤饺
或许有人会觉得六十年代的人亲情观念很淡,仿佛看淡了生死一般。
尤其是家里孩子多的,五个、六个、七个的,真死上一两个孩子,父母也不会太伤心。
甚至大多数家庭碰到病重的小孩,并不会去想尽办法救治,而是等着孩子死了就死了,到时山上一埋,连个墓碑都没有。
这其实又是另一种晋惠帝思维。
如果你能穿越到六十年代,或者更早的古代,你就会知道,这事不是家长急不急,或者有没有亲情观念的问题。
而是一无所有的农民,完全没有任何一点办法可以救自己的孩子,或者老父老母。
哪怕是农民自己本人重病了,也是躺在床上哼哼几天,然后长叹一口气后就此死去,没有什么心不甘情不愿的。
老实的国人,千百年来习惯于这种小病拖、大病扛、病危等着见阎王。
如果林三七穿越到了古代,那他无话可说,因为封建社会如果能吃饱饭,不打仗,做只太平狗就谢天谢地了。
但这是1963年,是和平年代,建国已经14年了。
如果还跟古代一样小病拖、大病扛、病危等着见阎王,那就是我们政府的失职了。
林三七还年轻,有点像个小愤青,多少为农民感到不平。
但当他的脑海里出现了那个半个头发花白的李老太太的时候,指责的话又说不出口。
不是李部长不想普及医院,实在是穷,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
林三七又看向了刘局长,虽然刘局长不是卫生部门负责人,但他在地方当官这么多年,也熟悉当地生态了。
“刘局长,你们西安都解放十多年了,当地政府就没有想过要普及医院?你也看到了,这一整个乡没有一家医院。”
杨村长有林三七撑腰,胆子也大了:
“不止是咱们新丰公社,咱们县里就一家县医院,而且县医院就主要给工人瞧病,他们有报销,我们农民都享受不到。”
林三七一听就火了:
“啊呀,你们搞城乡二元分化?当年你们解放的时候,喊的口号可是人人平等,均田均产哟。”
刘局长听了相当无语,有些像白痴一样看着林三七。
心想你狗日的不也是当官的?而且官比我还大,咱们才是一伙的,你站在什么立场上?
不过心里想归想,嘴上是绝对不能乱说的。
“林专员,说到医疗卫生,这个我们有三天三夜的苦都说不完,归根到底就是缺少医生、缺少药物、缺少经费搞基建。
但在如果艰难的条件下,我们陕省,或者西安当地还是新建了五所大型医院。
分别是部队系统的西京医院、唐都医院,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、陕省人民医院、陕省妇女儿童医院。
就这五家医院加起来,真的要了我们的老命,再也没有了发展的余地,不要有没有钱盖大楼买机器,就是医生护士的数量也不够呀。
另外,我们还在每个县新建了一家县级医院,能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,所以并不存在老百姓没地方看病的问题。”
刘局长说得非常伟光正,但林三七知道如果光是听听口头汇报,你是很难知道实际情况的。
“这样吧,刘局长,今天也晚了,我们差不多要回市区的招待所,我想明天去下面的县医院瞧瞧。远的也不去了,就临童县医院吧。”
刘局长一时有些语塞了。
林三七的身份敏感,他的每一句话,每一个行程都是直达天听的,一举一动上面都关注着。
如果林三七突然去一家地方县医院视察,上面肯定会疑惑这是要干嘛?然后也亲自跑过来瞧瞧这家医院有什么特殊之处?
医院是没鬼的,这年头也不可能有什么腐拜事件发生。
但是现在的医院条件差呀,根据刘局长的经验,如果真去县医院视察调研,恐怕地方脸上会不好看。
“林专员,这个这个,我需要向上级汇报一下。你看你的行程也挺紧的,要不明天我亲自带你去XA市区的几家大型医院转转?”
林三七轻笑了一下,摆了摆手:
“我的行程并不紧,宝安县那边有沈主任看着,不会有什么异外。
而且我要去基层医院调研,可不仅仅是满足一下好奇心,而是关系到我们宝安县下一步的工作怎么开展。”
刘局长还是不敢答应,毕竟他是文物局的局长,不是卫生局局长,专业不对口。
“这样吧,林专员,我今晚保证把您的意思传递给上级,上级怎么安排,我们听上级的如何?”
林三七一听便不高兴了,板着脸道:
“刘局,麻烦你传达给你的上级,我现在是以军伟卫生部副部长的名义要求去基层医院调研,如果你们觉得军伟管不着你们,我马上可以让卫生部李部长发调研令给你们。”
刘局长一看林三七有发飙的趋势,赶紧笑着应承道:
“林专员别急,我懂了,明天的行程一定给你安排妥当。”
刘局长坐上自己的吉普车,拼了命地往市区赶去汇报突发情况。
齐首长这才走了过来,笑呵呵问道:
“林副部长,你要视察也要专业对口呀,你管的可是我们部队的医院,地方医院可没管辖权。”
林三七这个军伟总后卫生部,跟国家卫生部是有明显区别的,毕竟一个是军方,一个是民政方面。
但林三七如果硬要管,那也是可以管的,毕竟这年头职权不清的事情多了去了。
军队的卫生部就不是卫生部了?军伟下来的干部就不是中央大员了?
林三七叹了一口气道:
“老齐啊,你想不想有一天,你们部队所属的西京医院和唐都医院的药房里,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药物。尤其是以盘尼西林为代表的抗生素,要多少就有多少?”
齐首长一听便憧憬道:
“真有这么一天就好了,也不知道我能不能活着见到那一天了。”
“老齐你几岁了?”
“今年62岁了,还有三年就要退休了。”
林三七在心里算了一下,国内的日子应该是从83年左右才好起来,如果要物质极大丰富,药品供大于求,差不多要到2003年了。
那就还要有40年。
62+40=102岁。
林三七啧了啧嘴,实话实说道:
“老齐,你估计是看不到那一天了,不过你再过几年应该是要吃一场大苦头的,希望你能熬过去。”
齐首长一听,便是哈哈大笑起来:
“你小子,我以为你会安慰我肯定能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,结果你反而诅咒我过几年要吃大苦头?吃就吃,老子顶天立地,不做亏心事,不怕半夜鬼敲门。”
林三七心里挺惋惜的,你这越正直,越不肯低头,到时越……
咳咳。
“走吧,也晚了,明天去临童县医院逛逛,顺便还可以去看看光头躲藏起来的那个山洞。”
想到这里,林三七忍不住要作死了:
“嗳,老齐,你说井上温泉到底是千古功臣,还是千古罪人?”
齐首长是个直性子,也不顾这个话题是不是敏感,直白白说道:
“对我党来说,绝对是千古功臣,但对果党来说,是千古罪人。但我个人很看不起这个软骨头,东北不放一枪就让鬼子给占领了,真是虎父犬子。”
林三七嘿嘿笑道:
“闹,老齐,你就不怕我告发呀,东北不放一枪的软骨头可是光头佬噢,书上都这么写的。”
齐首长一听再次哈哈大笑起来,显然不想多说了:
“走,回招待所。”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