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84章 收购商铺开药店

第884章收购商铺开药店

2025-08-16作者:烤饺

林三七从自己的公文包里取出几个红包,当着大家的面塞到了几个中介手里。

“大家交个朋友,一人一个一万的红包给你们,希望大家帮忙保密。”

几个中介普通员工一听便激动了,要知道柏山别墅成交,他们做为助手,顶多能拿个两千元提成,大头要公司和经理拿。

现在一万红包到手,管你怎么泄密呢。

于是一个个点头哈腰:“林老板放心,我们知道怎么做。”

徐经理内心松了口气,暗骂了一句狗资本家整天诱惑人,害得他又要突破一次职业道德底线。

但既然钱到位,那原则红线暂时往后挪挪吧。

国人的特色,就是原则非常灵活。

“林老板,那我就不瞒你了,王家人当初跟我们公司约定最少是1200万,每提高100万就给我们公司2万提成。这个据我所知,应该的确是他们的底线了。”

林三七乐了:“你看,省得我们讨价还价了,那就1200万吧,徐经理,拟合同,现在就签。”

徐经理心里暗自得意,其实王家人的底线是1000万,每提高100万提成是给销售私人5万。

这不,就靠他两张嘴皮,打的就是一个信息差,10万块钱轻松入账,美滋滋。

跟中介斗,谁来都没用,永远只有买错的,不可能有卖错的。

“林老板,那我们这就拟合同了?您是贷款还是全款?”

现在林三七手里有几亿美元的分红,说句香江华资隐形富豪也不为过,反正现在李黄瓜和霍大亨肯定没他有钱。

“全款吧,贷款太麻烦了,我们还急着搬家呢。”

中介就喜欢买房的全款,双方都皆大欢喜。

林家人也就林苦参和金采凤比较淡定,他们是经历过富贵人生的。

至于其他林家人,这时候都是张大着嘴巴,脸色激动,内心兴奋。

当年林甘草、林杜仲两位公子哥,还没来得及享福,全家就被一窝端了送去寒冷的北平城,吃糠咽菜十多年。

而林五叔和林六叔同样因为成份,在花都老家吃尽了苦头,不苦就不会逃港了。

所以除林苦参老一辈外,其他人是真没享受过几天好日子。

哪怕到达香江后,天天都要帮着医馆和药店的生意,住的是庙街的老房子,条件算不上多好。

住在60平米的小楼房里,跟住在上千平米的大别墅里,生活质量是两种概念。

徐经理在签完合同后,心情大好,不过还是小心问了一句:

“林大夫,那这户主的名字写哪一位?”

林苦参想也不想道:“写林三七吧,钱是他出的,房屋和土地所有权理应是他的。”

林家其他人听到后,虽然能理解,但心中多少有点不舒服,这样算来他们就是“租房”了,不能算是自己家了。

林三七却出人预料地阻止道:

“老爸,这次听我的,这八幢别墅里面,大哥、二哥、五叔、六叔,你们任选一幢,到时户主就填你们的名字。

另外,再给我岳父一家一套,名字就写我岳父的名字。岳父今天有事没来,随后我会告诉他。

住宅不同于公司,公司的事情要公私分明,住宅就是家,这是私人领地。

无论是我还是大哥二哥,五叔六叔,还是岳父一家,都是希望住在家里,而不是寄人篱下。”

林三七这话一出,林甘草、林杜仲、林五叔和林六叔四家几十口人都感动了。

“七仔,这,这怎么好意思?”

“这是你买的房子,怎么能写我们的名字?”

林三七摆手道:

“老爸的意思我明白,他是觉得我们兄弟已经分家,应该把公产和私产分清楚,这样不至于给家族留下隐患,以后免得兄弟相争,子孙反目。

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,我们林家人在香江属于闯天下的,无依无靠,人心一定不能散。

我们惟一的选择就是抱团,团结在一起,这才抵抗香江的大风大浪,不至于翻船。

现在我们开了医馆,慢慢要变得有钱了,将来还会越来越有钱。

以后子孙后代怎么想,我们不管,估计他们更愿意逃离父母控制分出去单过,不一定看得上柏山别墅。

但我们兄弟几人,包括五叔六叔,我们要一直在一起,老来也有伴,否则守着空荡荡的别墅有啥意思?”

林苦参欣慰地呵呵笑了起来。

金采凤也是抹着眼泪激动道:“我的七仔长大了,真是个好孩子……”

做父母,虽然嘴上说你们子孙各过各的,但老人嘛,哪个不希望子孙绕膝承欢享天伦?

签完柏山别墅转让合同,林家人都像欢快的小鸟,各自去找自己心仪的别墅了。

至于小美龄宫,大家都知道肯定属于林三七,这个谁要是争,那真是低情商到极点了。

金采凤也带着潘晔和小孙女,乐呵呵去替潘家人选别墅了。

客厅里就剩下了林苦参、林六叔、林三七和徐经理等几个中介。

林三七问道:“徐经理,我委托你收购商铺,现在怎么样了?我这医院都开业了,药店也要马上铺开。”

林三七的模式,是以岭南医院为龙头,将林家的秘方药和抗菌药打响名头。

但一家医院毕竟规模有限,门诊人次受限,药物销量再高也高不到哪里去,所以需要有别的出货渠道。

林三七的办法,就是在香江开遍“岭南药店”,药店才是药物将来的销售主力。

等岭南药店占领整个香江后,再往东南亚扩张,最后静等祖国大陆改开,再占领整个大陆市场。

连锁医院+连锁药店模式,那就将是一个巨无霸企业。

而从生产药品,到销售药品全渠道都掌握在自己手里,省去了中间商赚差价,这个利润就高了。

就算药品不赚钱,六十年代购买的商铺物业也有巨大的增值空间,光是靠炒房将来都能成为首富。

这也是林三七替林家人选定的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。

哪怕哪天他林三七不能穿越了,林家人也有一份自己的产业,子子孙孙可以传下去。

关键是这个产业是林家的私产,不是国内某些人一句话就可以剥夺的。

等林家成为香江四大家族之一,林家永远将成为国内统战拉拢的对象,而不是会被当作一颗棋子,随意抛弃。

徐经理一听,赶紧掏出了一张香江城市地图,上面画着很多小红点。

“林老板,你放心,我徐某人一直在尽心尽责替您寻找旺铺。

大家看,这是港岛,这是九龙,呃,新界暂时不考虑了。

港岛我分别在金钟、中环、上环、西营盘、石塘咀、铜锣湾、北角、鲗鱼涌、柴湾及小西湾等商业区,各自挑选了旺铺。

按林老板的意思,地段要好,面积要大,最好可以支撑前店后仓模式,所以我在港岛一共选定了30个商铺。

另外在九龙五区,我一共待定了15个商铺,分别在油麻地、尖沙咀、旺角、黄大仙、牛池湾、九龙塘、何文田、红磡等地。

其中尖沙咀弥敦道这个位置有一座10层写字楼在出售,以后岭南堂药店完全以这里为旗舰店,楼下开药店,楼上做为药店总部办公场所。”

林三七心想,一听这些地名都好熟悉啊,知道的这是要开药店,不知道的以为是社团要火拼抢地盘呢。

就在林三七思想开小差的时候,徐经理叫了他几声:

“林老板,林老板?你看这些地段怎么样?”

林三一竖了一个大拇指:

“徐经理,这些地段我很满意,你挑的可都是交通便利,人口密集区域。这样吧,六叔,具体商铺怎么样,你亲自去看一下,我们尽快把药店开起来。”

林六叔原来是只管荔枝角药厂的,后来林五叔去主管砂石和车队物流生意了,药店扩张也交给林六叔。

至于原来药店负责人林杜仲,则被安排去了岭南医院中医部主管理疗科室了,毕竟他是针灸师出身,专业对口。

林六叔点点头:“好的,我尽快搞定。”(本章完)

正在加载...

logo
整本下载,畅快阅读
发现更多,书友互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