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82章 林苦参坚持分家
第882章林苦参坚持分家
2025-08-15作者:烤饺
第二天,香江主流报刊,英文报刊,全部都刊登了岭南医院开业的新闻。
同时,林三七展示出来的先进医疗仪器都以照片的形式被登了上去,包括那个只要在耳朵里轻轻按一下就能测体温的黑科技产品。
抗菌药的作用还没显示出来,治病这事也不是一天见效的,需要让子弹飞一会儿。
但是岭南医院儿科抢救,半小时退烧,这个可是在众目睽睽下发生的,作不了假。
记者都是很八卦的,你光写某某医院开业了,这个没有什么流量。
但你要把之前羊癫疯小孩半小时内退烧治愈的八卦新闻一放,那市民可就感兴趣了。
对,就是治愈。
记者是没有多少节操的,喜欢夸大,这不把高热惊厥写成羊癫疯,把缓解写成了治愈,这个影响力就大了。
林三七第二天看到报纸后也没去纠正。
他现在需要的是流量、热度,越多人知道岭南医院的神奇,就会有越多病人吸引过来。
只要病人进了岭南医院,用了新型药物,疗效肯定,那生意才能火爆,自己的抗菌药才会引起各国特务们的注意。
现在一切就等黄牛们上门,然后走私去国外卖药,然后酦酵了。
皇冠小汽车里,林三七将报纸交给了后座的父亲林苦参:
“老爸,昨天中医部的生意怎么样?”
林苦参一边摊开报纸,一边笑道:
“好,非常好,超乎我预料的好。原本我们在庙街时,一天的门诊人次是300人左右。就这已经是极限了,毕竟中医看病不可能像西医那个快捷。
搬到岭南医院后,我们门诊从5个扩张到了50个,分别开了中医内科、中医外科、中医妇科、中医儿科、中医五官科、中医骨伤科。
另外,我还让你二哥负责,重启了中医理疗科,那些针灸、推拿、拔罐、艾灸、刮痧、中药熏蒸、正骨、穴位贴敷、导引术等等全部都上了。
不得不说,你的思路是正确的,现在我们人手充足,传统中医所有项目都可以开展,这不仅是赚钱的问题,更是发挥光大中医的好机会。”
岭南医院中医部的医生,除了香江老班底外,剩下的就是首都中医院清退职工,以及林三七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师兄师姐们。
可不要小看了这批人,别看他们在内地要么在种地,要么在扫地,都是社会最底层。
但他们绝对是全国目前最正规、最传统的中医,以师带徒方式教育出来的顶级人才。
医术方面,除了那些泰斗外,就属这批人最厉害了。
既然国内医院不要,林三七全部都笑纳了。
其中光是全国名中医就有32位之多,而各省名中医就更多了,一下子就让岭地堂吃了个饱。
金采凤这时候兴奋地问道:
“七仔,你们西医部那边怎么样?你阿爸说中医部的营业额翻了整整5倍,我们一天赚的钱,可以顶得上首都中医院半年赚的钱,不得了啊。”
林三七听到后有点哭笑不得:
“阿妈,账不是这么算的。首都中医院是公立医院,收费是很低的。
比如首都中医院挂号费是1角人民币,折算成港币只有几分。
而现在我们岭南医院一个挂号费是10港币,像老豆这样的名中医挂号费是200港币。
阿妈你想,光是这挂号费就相差多少倍?
另外,我们岭南医院是私立医院,追求的是赢利性,图的就是一个利润,赚的那是港币。
而首都中医院是福利性质的,医院一年下来能结余个几十万人民币就算丰收了。”
林三七当过首都中医院副院长,自然知道中医院的财政情况。
金采凤是南方人,娘家和夫家都是经营出身,对赚钱没有忌讳,这时候也感慨道:
“我们来香江这条路总算是走对了,照这样的势头下去,你们兄弟三人,还有嘉庚他们这一代,应该能将林家的祠堂撑起来了。”
林三七眼珠子一转,提议道:
“老豆,我们林家的祠堂在花都,现在已经不让办了,我们是不是在香江重新开一个祠堂,你当香江始祖,这样才可以代代相传,让家庭有凝聚力。”
谁知道从封建社会走过来的林苦参却是摇了摇头,否定道:
“祠堂就不必了,建祠堂不一定是好事,也有很多坏处。
比如宗族势力太强,就会影响个人的发展。因为家族发展,必须要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。
我这一辈可以,包括你五叔六叔,你看他们整天忙进忙出,不就是在给你这个小侄子打工吗?
这其实也是一种付出,否则他们完全可以自己开医馆当老板去,多自由?
到了你们兄弟,包括你那些堂弟这一代,宗族观念已经支持不了了,就像当初我们在首都生活困难的时候,你二哥二嫂吵着要分家一样。
当时因为多了你一张嘴,本来粮食就紧张,全家都要挨饿,你二哥二嫂不愿意为家族做出牺牲,选择分家另过。
从个人角度来讲,你二哥没做错,保全自己永远都是第一位的。
但从家族角度来看,他做了第一个叛逃者,这个家族其实就散了。
就像你,现在我们林家的一切都是你带来的,连岭南医院都是你林三七的私产。
但以后为了家族发展,需要你把私产变成家族公产,你失去了控制权和分红权,你愿意吗?
就算你愿意牺牲个人,但你能保证,未来你的子女是否愿意?这都是一个未知数。
反正根据我的观察,现在的小孩子都独立自主,未必愿意财产跟人分享,也更愿意独自去闯天下。
所以啊,与其将来家族矛盾公开化,成为外人的笑柄,笑话我们林家门风不正。
甚至更残酷一些,来个玄武门之变,兄弟残杀,你死我活,那还不如一开始就分家分清楚。
是谁的,就是谁的,不要混在一起,更不要吃大锅饭。责任明确,义务也明确,这才是最正确的亲戚相处之道。”
金采凤是女人,女人更感性,担忧道:
“老二当初做得是不对,但总是我们的亲骨肉,而且他现在也改变了不少。如果你坚持分家模式,将来嘉庚苏苏他们这一代长大了,无人帮助,多孤单啊。”
林苦参将自己的大手覆盖住了老妻的手,笑着安慰道:
“子孙后代的事情,这已经不是你我两个老人可以干涉了。更何况我们林家也没有皇位可以继承,一切都顺其自然吧,儿孙自有儿孙福。
我们生了三个儿子,把他们抚养长大了,让他们读书识字,学了一门手艺,将来能安身立命,也算对不起祖宗了,对得起他们三兄弟。
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扶他们上马,再送一程,然后我们就可以彻底退休,颐养天年,也该享受享受生活了,我操劳一辈子,也累了。”
如果没有林三七的出现,林苦参肯定会一直忙碌下去,为了家族拼到底。
但是小儿子的横空出世,而且做得比他更好,赚的钱更多,林苦参觉得家族基础在了,也就慢慢有了隐退的心思。
当中医的学的道家思想,老了都有归隐山林的情结。
林三七赶紧点头表态道:
“阿妈,老豆说得对,你们辛苦一辈子,又吃了那么多年苦,是时候享受享受了。今天咱们先把别墅看好,然后再雇几个佣人,争取活到一百五十岁。”
金采凤被小儿子这么一打叉,心情也恢复了:
“去,就你会哄阿妈,现在都上山了,你说的别墅在哪里啊?”
林三七看了一眼这回道:
“前面拐个弯就到了。”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