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91章 我爱我家

第1191章我爱我家

2025-07-25作者:睡觉会变白

第1191章我爱我家

初夏的阳光和煦,照着床上的一个半裸男人。

这男人31岁了,光着上身,穿着短裤,帅的一塌糊涂。短裤与太阳一样高高隆起,显示着枸杞大枣淫羊藿菟丝子茶的强大威力。

“唔!”

约莫九点多钟,陈奇才醒过来,狠狠抻了个懒腰,从头到脚筋骨通透,疲惫顿消。高质量的睡眠是休息的最佳方式,外经贸部的条件好归好,但睡不踏实。

他晃晃悠悠的出去,龚雪哼着江南小调正在阳台浇花。

“咦?你醒啦,不多睡会儿?”

“不睡了,我吃完晚饭就得走。”

明天跟领导统一汇报,肯定不能明天早上临时赶回去,得提前回。陈奇洗洗涮涮,龚雪也把饭菜端上来,亲手做的生煎包和小馄饨,还有小菜、煮鸡蛋。

她坐在对面,就像无数次看着他吃饭那样。

“你们准备的怎么样?如果涉密的话就不用讲了。”

“你真的假的?”

“我一向觉悟高!”

“哦,那我就不讲了。”

陈奇继续吃,吃了一会忍不住道:“案头工作差不多了,能考虑的情况也都考虑到了,领导通过之后,接下来就是为正式谈判做准备。我跟老佟给大家培训培训。”

“培训什么?”

“设想一些美国人惯用的伎俩,免得临场发慌。我们那俩副团长,一个专利局的,一个版权局的,成员都是从部门抽调上来的,缺乏与美国打交道的经验。哎?你要不要参加,你演美国代表,发挥你的演技。”陈奇乐道。

“你算了吧,我才不想参政!”

龚雪嘁了一声,也汇报道:“厂里一切都好,你不用惦记。就是台湾艺人申请演唱会的事儿,文化部还真的要搞一场审查。”

“啊?怎么审查?”

“领导专场呀!童安格在台上唱歌,领导们在下面看,唱一首过一首,没通过的就不许唱。”

“童安格台风还是挺正经的,喜欢穿西装,也没什么劲歌热舞,换郭富城来就不行了,对着一帮领导‘对你爱爱爱不完’……”

“哈哈!”

龚雪大笑,笑的停不下来,仿佛想象到了现场的样子。

陈奇吃了饱饱的一顿,往沙发上一躺,开着电视机,手里拿着报纸,茶几上有冰镇可乐。他自己也不想主动找事干,就是待着,享受着难得的空闲。

“《编辑部的故事》第一次在电视里把文件语言、报告语言、政治语言倾泻在世俗之事、男女之事、凡人小事上,处处反差和笑料,着实新鲜过瘾。套用一个术语,这叫反讽!”

“《编辑部的故事》与《渴望》相似,都是室内场景居多,画面语言比较单调。但它主要靠的是台词的出其不意。它用特高雅的词语描绘粗俗的人、用特雄伟的词描述特庸俗的人、故意把大的说成小的、快的说成慢的、滑稽的说成庄严的,利用语境的错位抖各种机灵。”

“随着电视剧热播,台词摘抄本火热京城,在观众群中广为流传。”

报纸上关于该剧的内容不少,也有些批评,主要集中在“政治尺度过大”这点。殊不知啊,后面还有部更大的。

“姐姐,你演的那集反响怎么样?”

“好多观众给我写信,有说我突破形象的,有说我自毁形象的,还有人说心中女神破灭,让我赔他青春!这都哪儿跟哪儿呀?我不就演了一个矫情的文艺女青年么?”

“追星是这样的,天然的脑干缺失。”

陈奇想了想,道:“既然受欢迎,那我们趁热打铁再搞一部。我有些许灵感,可以拍一部家庭题材的情景喜剧,你参观过美国那种模式,这边拍,那边观众在现场看,笑声全是真实的。

“设定成六口之家,老干部、大儿子、大儿媳、孙女、小儿子、女儿,外加个小保姆。让梁左组织人手写剧本,找有话剧经验的演员,任何演职人员的酬劳不得高过梁左。”

“这部剧和《北京人在纽约》算作明年的重点项目吧,今年我实在没时间。”

他一口气说了好多,龚雪道:“行,我跟老李说一声。”

这自然是《我爱我家》了,国产情景喜剧永恒的珠穆朗玛峰。

历史上,英达会在明年启动项目,93年播出。陈奇也不着急,因为里面有92南巡后商业大潮开启的元素,缺了这些会少了很多趣味,明年写剧本也不迟。反正梁左在自己手里。

《我爱我家》创作的时候很有意思,英达最早的剧本是以英家的情况为框架。梁左接手后,就变成以梁家的情况为框架,大儿子、二儿子、小女儿,正对应梁左、梁天、梁欢。

英家在娱乐圈人脉广,地位不俗,他老爹当过副部长嘛。不过陈奇挺烦英氏一家人的,都很渣,说过多次不赘述了。

……

陈奇有种请假探亲的感觉。

眨眼到了下午,龚雪买了菜已经准备晚饭了。二人都有些不舍,但谁也没说出来,老夫老妻心意相通,都是为了革命事业。

陈奇转悠转悠,从书架上抽出一册《京城地图》来看。

重点看中关村以及周边地带。

“你看地图做什么?”

龚雪拿俩盆过来摘菜,陈奇随手帮忙,道:“我正式申请经营计算机业务了,想搞块地建科技园。”

“那就在中关村呗,国家有政策。”

“是啊,我也这样想,我看看哪个位置合适。”

陈奇叹道:“这东方集团是越做越大了,影视、音乐、出版、游戏、这又加上计算机(以后还有互联网),哦,还有配套的房地产,妥妥的巨无霸。”

“房地产?”

“当然了!我会招一些科研人员,得保障他们的生活条件,现在科研人员日子不好过。”

这几年国家困难,而且马上就商业大潮了,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时代即将来临。陈奇想搞计算机,起码在自己的集团内部待遇要跟上。

像搞龙芯的黄奶奶,90年代才分到中关村一套小房子,一住30多年,连床都是爱人亲手做的。

“总之,等我们集团全面发展起来,那会吓死人的,很可能被拆分哦。”

“哟,拆不拆的不得看您升到什么位置么?”龚雪打趣道。

“这叫什么话?如果拆分更有利,我肯定支持。我怎么能为了私欲妨碍大局,这让其他同志怎么看我?让后世子孙怎么看我?我的追悼会还开不开了?!”

陈奇拍桌子强调。

“摘你的菜!”

“诶!”

……

不一会,壮壮也从幼儿园放学了。

他现在上大班,等秋季就能上小学了,之前定好的景山学校。

一家三口吃了顿饭,陈奇又得走了,还是老婆孩子各亲一口,道:“美国人6月份来,我应该会待到第一轮谈判结束,等我回来!”

“加油哦!”

(本章完)

正在加载...

logo
整本下载,畅快阅读
发现更多,书友互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