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4章 四灵
第354章四灵
2022-07-20作者:七月新番
第354章四灵
因为宋弘、任光在忙活上林设县及春耕事宜,还都长安的工作,第五伦就交给了“宗正”第八矫来筹办。
但第五伦万万没想到,平素温文尔雅的第八矫,却在“小事”上与自己杠上了。
“王后及王世子,乃至于往后的嫔妃们,只居于建章宫中,辟为禁中后宫。而未央宫不在设椒房等后宫之所,只单纯作为三公九卿办公官署,及上朝治政、举行大典之处,季正以为如何?”
之所以看中了建章宫,是因为此宫环境颇好,旁边就是上林苑,内部还有太液池、渐台,宫殿也较新,不似未央那般陈旧,不必花大功夫修缮。
第五伦本以为通知第八矫一声,让他照办就行了,岂料第八矫肃然起身道:“大王,此乃违礼之举,万万不可!”
不愧是当过太学生,主学尚书和礼的人,第八矫开始给第五伦讲解,为何这规矩不能破。
“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;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。”
“夏后氏化家为国,是故直接将家中的前堂后室,变成了前朝后寝。殷周秦汉新五朝沿用至今。是故进入未央后,先有三朝,曰‘大朝’,曰‘治朝’,曰‘日朝’。”
“大朝在未央宫中为前殿,乃是召见诸侯及举行登基、封侯拜相、立太子等重要仪式之处;治朝在未央宫中为承明殿,平素殿议就在此处;日朝则在宣室殿,乃是天子分别召见臣子问对之所。”
“然后有六寝,正寝为温室殿,还有五座燕寝。”
“最后才是六宫,皇后居椒房殿,其余五宫环绕。”
“《周礼》有云,朝,辨色始入。君日出而视之,退适路寝,听政,使人视大夫,大夫退,然后适小寝寝,释服。是故未央虽然大,却没有一处多余的宫殿。”
虽然听得让人发晕,但第五伦还是啧啧称奇:“季正啊季正,这才短短半年,你竟对宫省礼仪制度如数家珍了。”
第八矫这半年也没白过,时常召来汉、新两朝野老,询问宫廷制度,硬生生将其吃透了。
他说道:“大王于马上肇基,但却不能马上治国,礼仪草创,不能有太大偏差,免遭世人笑话,臣愿做大王之叔孙通!”
第五伦颔首,对他不懂就学的态度很欣赏,但却觉得第八矫太不自信,钻进死胡同里去了。
“你欲学叔孙通,大善,可余听人说起过叔孙通的一句话。”
第五伦道:“五帝异乐,三王不同礼,礼仪可以因应时势、人情等因素而作出改变,不必全盘照搬。叔孙通为汉高制订的礼仪,即由混合夏、商、周、秦四代而成,等到汉武帝加以创举后,于是就有了如今被奉为圭臬的汉家制度。”
“可儒生们不满意,认为与古不同,不是好制度,于是就出了个王莽、刘歆,处处对照古文,模仿先王之礼,反而夸外观而失真意,改制是完成了,却将天下弄乱了。”
现如今,吃了大亏的士人又幡然醒悟,觉得汉家制度乃是世上最完美者,汉末成哀之际的黑暗全被他们忘脑后了……
于是第五伦总结了对付这群古代知识分子的手段:不能惯着!
能否治理好天下,根本不在这些虚无缥缈的古礼中,而在于与时俱进。
第五伦坚定了态度:“乱世里,不需要那么多讲究,建章在未央以西,有廊桥连接,看似两宫,实则一宫。你就当余将未央作为前朝,而建章则是后寝了!”
“至于九卿官署,则集中到桂宫去。”
桂宫在未央以北,就在北阙甲第和戚里旁边,因为战乱的缘故,甲第出现了一大批空房产,其中不少人被第五伦打掉的渭北、渭南豪强所有,现在就收归官府,分给大臣们居住,不论是去桂宫上班,还是前往未央谒见上朝,都颇为方便。
第八矫苦劝无果,只能应诺,而第五伦背着手看长安城宫室的简图,又选定了一个地方。
“这北宫位于长安正中央,周回十里,往日作为汉帝游乐之所,可观鸡鞠之会,角狗马之足,就让王祖父和陪伴他的宗室,住到此处。”
“长乐宫暂且空着,找人将被王莽放倒的十二金人统统拉起来。”
“至于明光宫……”
明光宫就是定安馆,孝平太后、黄皇室主王嬿住了十多年的地方。
第五伦思索后道:“这一宫室,专门用来收留战乱孤儿,正好未央宫里躲着几百名不愿也不敢出宫的宫婢,都打发去明光宫做事。”
这些宫女打小入宫,第五伦在时还能护她们一时平安,魏军撤走时,刘伯升也还算大丈夫,不予为难。可等他战死,宫人们先为绿林乱兵所辱,掳走不少,剩下的人冬天里都聚在宫中,靠挖掘地里的芦苇根和捕池中鱼虾为生,饿得皮包骨头。魏军重新控制长安后,才开了粥棚给她们续命,一问之下,老大不小的人了,这也不会那也不会,只会伺候贵人。
这不,第五伦就给她们找到了适合的岗位。
“这些宫女也怪可怜,不少人快五六十了,婚配也不可能有孩子,注定孤苦伶仃。倒不如让她们收养孤儿,领一份吃食,在明光宫做做杂务,相依为命,往后也有人养老送终。”
“那孝平太后……”第八矫小心翼翼地询问,现在摆在魏国政权面前的一个难题是:该拿这位前前朝太后、前朝长公主怎么办?大伙都摸不准第五伦到底想干嘛?
你说他想干嘛?
如果说第五伦第一次进长安时,王嬿对于他的政权而言,身份略有尴尬,也还有一定利用价值,那现在则是……无所谓了。
第五伦直接替王嬿做了主,三十岁不到退休,谁不想?
“孝平太后被王莽在长安一关十余年,恐怕是不想回这城中了,渭北地阔气爽,倒是养老的好地方。”
“就让她继续住在汉太上皇陵邑万年宫中,为已经灭亡的大汉,好好守陵罢!”
……
作为数百名表现优异,勤劳肯干,在战争中做出过贡献的织女之一,阴丽华与王嬿分别,去了上林县茧观做事,其中分别之情不必多言。
而在栎阳城中,也有一人在收拾行囊。
随着陇右败而魏王胜,班彪又一次被现实打了脸,如此一来左右颊都肿了。
得知第五伦要还都长安,班彪暗暗叹了口气:“荀子有言,可以有窃国,不可以有窃天下;可以有夺人国,不可以有夺人天下。”
“王莽是窃天下者,而第五伦,则是夺关中立国者。”
“然而荀子又说过,国乃是小具也,可以小人有也,可以小道得也,可以小力持也,所以第五伦才能侥幸一时,可以有之,然而未必不亡也。”
“然而天下者,至大之具也,不可以小人有也,不可以小道得也,不可以小力持也,非圣人莫之能有!是故王莽欲为伪圣窃汉,终究败灭。”
言下之意,第五伦这“小人”也就嚣张一时,割据一方罢了,想要夺天下,那是绝不可能的!
亏得班彪只是腹诽,少有直接表露想法的时候,否则一心想要第五伦早日称帝的王隆,都要拔剑手刃他这吃里扒外的逆贼了。
班彪心里骂着,手上却不停,按照王隆的吩咐,将半年前才搬来渭北的海量图书分好类,它们可算要回家了。
但班彪却从王隆处得知,这些书,不再统一送往天禄阁。
“官府文献图籍,分门别类,运送到桂宫,交给三公九卿官吏保存。”
王隆按照第五伦吩咐:“六艺略的三万卷书,送往石渠阁。”
“诗赋略、史略、诸子略的一万卷书,送往天禄阁。”
“术数略、方技略的五千卷书,送往麒麟阁。”
“唯独兵书略,陛下将未央宫中一偏宫改名龙武阁,存放古今兵书五十三家,七百九十卷,图四十三篇,好教将校学之。”
班彪没搞懂第五伦将“七略”分别放在四处是何用意?王隆也不清楚,因为第五伦没有与他直说,只道:“或许只是为了方便管理罢?”
然而在第五伦心里,却有更深邃的打算。
还都前夜,他身在长陵的家中有些难以入眠,摸着一片四灵瓦当,暗想道:
“世间有四灵,龟、凤、龙、麟是也。在我看来,如今这世上的学问知识,也有四类。”
“六艺便是儒经等,自汉武以来,一家独大,到了汉宣帝石渠阁之会,更成了体系,已经盘根错节,被士人认可拥戴的唯一显学,是为神龟。”
“河出图,洛出书,圣人则之,它的壳被供在庙宇中膜拜,四条腿撑着天,砍掉这腿,天下文化的天都要塌掉,不可轻易大刀阔斧斫之。然神龟虽寿,犹有竟时!”
“诗赋、史书、诸子,此乃吾国吾族数千年来文化之大成者,犹如彩凤,翱飞于天禄之上。”
他的夫子扬雄,也正好擅长这三方面,让它们回到天禄阁,也算告慰曾经在那辛苦校书的先师了。
“而术数、方技,则如麒麟。有时候麒麟降世,无人识晓,却被神龟入脑的士人怪而杀之,可哭可叹,今非其时来何求?麟兮麟兮我心忧。”
汉时的术数、方技学问,包括了九章、历法、《汜胜之书》等,已经到达了一定高度,第五伦想利用权力,偏袒一下它们,护好这苗苗,偶尔还要揠苗助长一番。
“而兵书,则是龙——屠龙之术也,太平之世,学者三年技成,而无所用其巧,因为无龙可屠啊。但如今大争之世,却值得好好研习!”
四者在一起不好么?第五伦为何非要要将它们分来?
“因为其他三灵,尤其是术数方技之书,不应该只作为六艺的附庸才被甄别出来,存放在角落积灰而无人问津!”
从还都长安开始,不能再是草台班子了。不止在经济、政治上得做出崭新的变革,在文化上,第五伦也要开始埋一些伏笔了。
天色渐渐亮了起来,离开的时候到了。
大队人马悉数南下,有大臣官吏、宗室后宫、士卒工匠,挤满了道路,和当初北上转移时一样热闹。
第五伦在渡过渭桥时,回首望去,半年前,他离开了长安北上,靠着渭北作为战略腾挪的空间,顺利将一片死局盘活,而这回二次进长安……
“这趟入京。”
“我们应当考试及格,不要再退回来了!”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