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二零六章 恐怖的祭品
这两具死尸的模样很古怪,一个生前是跪坐在蒲团上,另一个则是坐在胡椅上,从二人的姿势来看,应该是中原人在跟西域人交谈,交谈的对话当然无从知晓,眼前的密室能够保留出这种姿势,还有当年的场景,张萌和胖子就已经觉得很稀奇了。
没等胖子说话,一旁的欧阳就说道:“看样子,这里曾经突发了一场意外。”
“嗯。”张萌赞同道:“如果不是突发意外,也不会临死前还保留着这种姿势。”
“没错,而且因为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,造就了一个密封的空间,才没有让这间密室受到破坏。”欧阳说完,面露疑色:“可是不清楚,究竟是发生了什么意外,竟然让他们都没有察觉,还在对话中就已经死掉。”
“不过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什么?”胖子突然说道。
“注意到什么?”
“这两个人啊!”胖子急道:“你们看,刚才我们掀开的棺材里,全都是一半人一半野兽的骨骼,而这两具骸骨明显都是人类的,根本没有半点怪样子。”
“还真是。”张萌不由得又重新看了两眼面前的尸骨。
“别猜了,我看那里好像有竹简。”欧阳一眼就看到了摆放在两具骸骨中间的竹简。
“还真有。”
眼看胖子伸手要去摸竹简,欧阳连忙打掉了他的手,提醒道:“小心点,虽然这里曾经是封闭的空间,但随着这座戈壁滩重新浮出沙漠,氧气进入,这里的每一样东西都已经开始氧化,竹简本身就脆弱,你这么莽莽撞撞的去碰,很有可能会化为灰烬。”
“呵呵,我这不是想看看里面有没有什么线索?”胖子傻笑道。
就在这时候,检查尸骨的古尸专家徐志已经有了初步的结论。
“怎么样?可以确定是什么年代的吗?”欧阳问道。
“初步鉴定,应该是在两汉、魏晋时期,具体的年代还要回到营地经过碳十四化验。”徐志干练的说道。
“嗯。”欧阳显然对这个结果很满意。
“还真是巴蜀那些古老民族的后裔。”胖子想了想说道:“可之前你不是说,这里可能是超越夏商周的上古遗迹吗?”
“看来只有外面的太阳墓是这样的了。”欧阳解释道:“而这里应该跟之前发现的小宛遗址一样,属于后来的西域建筑。是在两汉时期专门用来存放尸体的地方。”
听完欧阳的解释,大家都有点小失落。
可是不论怎样,既然已经都进来了,大家怎么也要先把这里面的一切搞清楚。
这时候,欧阳又问旁边的徐志,怎么样才能打开竹简,查看上面的文字。
徐志虽然不是专门负责文物保护工作的,但也是专家组成员,简单的常识还是懂的,当即就说道:“处理设备在外面,得派人去接一下牛教授!这方面他是高手。”
“好。”欧阳当即点头,回头冲身旁的两个小战士示意一下,两人当即就带着枪回去了,不一会儿的工夫,两人就带着一个面貌黝黑长着花白胡子的老头,还有一个铝合金箱子进来了,就在大家期望而又急切的目光中,展开了新一轮的处理工作。
折腾了好一会儿,那个牛教授才擦着汗,一脸兴奋而又紧张的看着大家道:“大发现,大发现。”
“什么大发现?”见牛教授这么紧张,胖子一脸欣喜的问道。
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牛教授这样的表情给吸引过去了,全都盯着牛教授,似乎在等他说什么。
“这上面应该是汉朝跟当地西域小国的来往书信。”
“汉朝跟西域小国的来往的书信?”胖子恍然大悟的回头看了看那堆书简,说道:“难怪我说这里面的书简怎么这么眼熟。不过要说书简的话,从年代上看应该是西汉时期的吧?”
“不见得。”张萌摆摆手:“东汉蔡伦虽然发明了造纸术,但并未普及,就连魏晋时期大多人用的也都是竹简。要看具体是什么时候的,那得这位牛教授。”
“说的没错,不过……”牛教授略微有些惋惜的说道:“可惜,上面书信的落款处全都加了密码,凭眼下的手段恐怕暂时还破解不了,要等回到营地,大家一起钻研,才能有所发现。”
“加了密码?”张萌回头看了看胖子。
胖子摇摇头:“文字密码这玩意可不好弄了,想要破解开,没半个月的工夫恐怕不行。”
“那上面的文字呢?”张萌紧张的问道。
“也都加了密。”牛教授虽然是这么说的,但表情上明显有些兴奋。
胖子怕他耍花招,当即阴阳怪气的说道:“哼!就怕有些人早就做好了功课,不告诉我们呦。”
见状,欧阳笑笑,示意牛教授可以直接讲明,牛教授见欧阳点头,便开口说道:“具体文献我就不说了,我就简单说一下这些东西的用处吧!”
说完,牛教授指了指那些石棺内的奇怪尸骨。
“竹简上面有记录?”胖子问道。
“没错。”牛教授点点头:“这些石棺和石棺里的尸体,全都是用来给楼兰国进献的贡品!”
“什么玩意?”胖子大嗓门一喊,急道:“又是楼兰?还他娘的用这些一半人一半野兽的怪物当进献的贡品?你不是开玩笑吧?谁家贡品用这些东西!难道是给死人陪葬!”
“没错,就是用来祭祀的贡品。”看着惊讶惶恐的众人,楼教授点点头,将自己在竹简上看到的故事重新给在场的众人说了一遍。
“原来在楼兰古国成为西域最强国家之后,他们不仅依靠强大的军队,威胁小宛国用他们的子民当祭品,就连周围的其他国家,也都收到了楼兰古国的各式各样的威胁。”
“弱小的且末国就是其中之一!”
“且末国本来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,虽然国土不大,军队不多,实力在西域三十六国中也很弱,但他们处在丝绸之路上,来往的商人十分频繁,自然就带动了当地的经济,国家也慢慢富裕……”i640